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- 有事寫信:106.82.251.241在伯格曼這部精神分析向的論文電影中,東方哲學認知世界的「體證直覺思維」方式被西方知識分子膚淺地定義為一種無法攻克的疑難雜症。建立在理性中心主義基礎之上的西醫對此無解,而作為這種東方世界觀的代言人,身處「不平等」關係包圍圈中的女主則被塑造成了一個不可靠的「精神病」患者——隻能淪為被「男性凝視」觀察和書寫的對象。可惜,這個《猶在鏡中》具有通靈體驗且被「聖靈」感召的女人卻沒能成為自大狂們尊重、學習和反思的對象。事實上,除了不得不忍受父權、夫權的監視,她還不得不接受「子權」那種貌似無邪的意淫式目光。最終,女主一步步走向意識覺醒的旅程被巧言令色「顛倒黑白」的護花使者喊停,並被作家改編成了一部女人逐漸走向「精神」崩潰的戲劇。顯然,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被「愛無能患者」伯格曼包裝成了一個自欺欺人的精致謊言。
- 陸谘好:139.202.145.232直接,大膽,勇敢,犀利。社會文學電影真是綿軟柔長,永不過時。溺水般的窒息感,不斷被淹沒。真相無法承受時,人隻能躲進故事。
- 海風琴和魔笛:222.34.17.70亮點:蔣介石、薑文、喜多郎的音樂。
- 靜小廖:36.63.96.201很喜歡導演對這個題材舉重若輕的處理,不僅沒有消解故事的嚴肅性和悲劇性,反而讓觀者能從更高的維度看待這種受害者自我欺騙現象。整個觀影過程可以說是不寒而栗。
- 光線:106.94.46.161觀影過程中,煩躁與困頓的情緒上的傳遞。對於女主精神分裂的疾病每個人確實都在關心,但關心之下顯得更為殘忍與冷酷,父親有愛,可也把女兒的病痛當做寫作的素材與自我情感反思的憑證;丈夫也愛,可也是更多的當做妻子的身份,並不關心內心,理性“科學”地醫治這個客體;弟弟的關心夾雜著微妙的情愫,更渴望獲得父親的關注,混雜不清的體貼與性啟蒙。每個人都愛她,可都是沒有關注她自身。 女主呢,她的痛苦有生理疾病與宗教信仰雙重疊加一起的痛苦,整部電影看的很累,舞台劇的光影更顯壓抑,尤其最後那段精神病發作的歇斯底裏,令人痛苦不安。 .七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