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- 月巴羊:123.234.118.158大屏幕上看的,結束還有bill T jones的q & a session. 談到metaphor與symbolism在電影運用的差別,挺共鳴。Arseny Tarkovsky的narration & poem以及巴赫的配樂,鏡頭語言又遠大於鏡頭與語言的結合。第一次看,應該不會隻看一次。
- 轉生的糊露露:123.233.248.93劇情可以,李現的表演不行,好演員的標準是必須要用原音,台詞過關才可以,這裏配音太減分了!
- 莫向外求:121.76.244.206我曾以為故事是一部電影的核心要素,直到看了塔科夫斯基的電影。試圖看懂是對塔氏作品的誤解,而解讀即是褻瀆,太多的私人意圖與個體符號使得所有的注解都成了無聊的窺探。別試圖去理解它,去感受它,對於塔可夫斯基,這也許最佳的觀影方式。 《鏡子》依然是用鏡頭寫詩,籠罩著濕潤的詩意。影片何嚐不是一麵破碎的鏡子,被分解為零落的意象,在回憶與現實、過往與當下、自我與他者的閃回中重組。 而觀賞影片的過程,猶如進入了一場朦朧的夢境,黯然縹緲,在物我兩忘的體驗中,感受四麵八方的悸動。而最終的結果,理性失去了分量,感性是最真實的觸碰。
- 王家波:123.233.120.72很難得的一部國產電影,表麵上懸疑探案,實則講述時代的變革波及人性的轉變,香港回歸、企業改製、工人下崗……這些大事件才是片尾緩緩而至的暴雪。有深度,但是很壓抑。
- 餘生一個百分九:139.207.214.216第二部其實一直沒看,剛好在大屏幕看了,太精彩了。三個小時講完兩代教父的成長也隻能說不算長。 在仇恨、艱難混亂裏長大的第一代移民教父,確實會更深刻明白“珍惜家庭”以及如何去用珍惜家庭的態度應對其他“我的朋友”。 而第二代教父是非己所願,被迫承擔僅僅是他有承擔的品質。蛋糕也變得太大,就算一開始還是為了家庭,家人也因為利益太大自尊太多變成敵人。利益越大越孤寡。最終分不清做這一切還是為了誰。 不狠心不能保全自己,太狠心隻能推開愛人。麥克最後的眼神才終於成為了“新一種巔峰的教父”。 人人都該學教父的是,我可以尊敬你但我不信任你,我也可以信任你但不尊重你。